Close Mobile Navigation

子宮內膜癌

子宮內膜癌組織型態分類

簡介

子宮內膜癌為發生在子宮內膜層的病變,是子宮體最常見的癌症類型1。根據台灣110年的癌症登記報告統計,當年新診斷子宮體相關惡性腫瘤的病人中,超過9成者為子宮內膜癌2,是女性不可小覷的健康威脅。

  1. 解剖構造與分類
    子宮是一個中空的器官,是女性懷孕時胎兒成長的地方,從解剖構造來說,可分為兩個部分:上端為子宮體,由子宮內膜、肌肉層與漿膜層 (serosa) 組成,下端則為子宮頸,連接子宮體與陰道1。子宮內膜癌是最常發生在子宮體的癌症1,佔所有案例的8成以上3。若依照組織型態分類,子宮內膜樣癌是子宮內膜癌中佔比最高的類型,其中又以腺癌最為常見1。其他較少見的類別則有漿液性腺癌、明亮細胞癌等1。除上述分類外,子宮內膜癌也能依癌細胞分化情況,分為第1型和第2型1
    • 第1型子宮內膜癌:與體內過多的雌激素相關,其癌細胞的侵襲程度較低,且擴散速度較慢1
    • 第2型子宮內膜癌:與雌激素較無關,癌細胞的侵襲程度高,且擴散風險高,病人的預後也較差1
  1. 流行病學
    子宮內膜癌是全球女性第6大癌症,每年有超過40萬名女性被診斷 4。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10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顯示,台灣每年有超過3,000名女性診斷為子宮體癌,其中超過9成為子宮內膜癌 2。在年齡分布上,子宮內膜癌好發於停經後婦女,平均診斷年齡約為 60 歲5
  2. 危險因子
    雌激素過高是子宮內膜癌的重要危險因子1,3,肥胖、更年期、使用雌激素作為荷爾蒙替代療法 (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, HRT) 藥物、未有生育經驗者,以及患有多囊性卵巢綜合症 (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, PCOS) 等,會影響到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,增加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1。其他危險因子還有年齡增加、糖尿病、家族史 (特定基因突變 (如MLH1與MSH2) 引起的遺傳疾病)、過去有乳癌或卵巢癌病史、子宮內膜增生,以及飲食習慣 (如高脂食物) 等1
子宮內膜癌風險因子
  1. 臨床表現
    異常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常見症狀,約90%的子宮內膜癌患者曾出現過1。其他症狀還有陰道出現異常分泌物、骨盆疼痛、出現腫塊、體重減輕等1。上述症狀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,因此如有異常情形,請盡速前去就診,把握及早診斷的黃金時間。

診斷與分期

當有疑似子宮內膜癌的症狀時,醫師首先會詢問病史,並安排陰道超音波檢查1,如有異常情形,後續將安排子宮內膜組織切片 (Endometrial biopsy) 或子宮內膜搔刮術 (Dilatation & curettage) 做進一步確認1,6。胸部X光、電腦斷層 (CT)、磁振造影 (MRI)、正子放射斷層 (PET) 用於確認癌細胞是否已轉移到腹腔或其他組織1,6。此外,抽血檢測腫瘤標記檢測 (如CA-125) 也有助於診斷1。當確診罹患癌症後,醫師會根據腫瘤的特徵、淋巴結受影響程度,以及是否有遠端轉移的情形,將子宮內膜癌分為I-IV期6,詳細分期可參考下方圖表7

子宮內膜癌分期

治療原則

子宮內膜癌的治療選擇包括手術、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 (含化學治療、荷爾蒙治療、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)。

  1. 手術
    手術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治療方法1。手術範圍會根據腫瘤大小與侵犯深度來做決定,如單純性子宮切除術 (腫瘤還侷限在子宮體內) 與及根除性全子宮切除術 (癌細胞已擴散到子宮頸周圍組織) 等,有時可能須合併進行雙側輸卵管及卵巢切除術、腫瘤減積手術或淋巴結廓清術等,盡可能完全切除病變組織1,6
  2. 放射治療
    以高能量放射線來照射腫瘤來殺死癌細胞1。子宮內膜癌的放射治療有體外放射治療及體內放射治療二種:
    • 體外放射治療 (External beam radiation therapy, EBRT):主要的放射治療方式,可單用或與化療合併使用,是術後常用的輔助療法,與無法接受手術及晚期病人的替代治療1,6
    • 近接放射治療 (Brachytherapy):將具有放射線的特殊裝置置於陰道中,近距離照射腫瘤以達到治療目的1。會與EBRT合併使用6

放射治療常見副作用為疲倦、胃部不適、腹瀉、膀胱炎、直腸炎以及陰道炎1

  1. 藥物
    • 化療藥物:化療藥物可殺死癌細胞1,常用於治療癌細胞快速生長和擴散的子宮內膜癌,或是做為手術後的輔助療法1,6。副作用包括噁心、嘔吐、食慾降低與掉髮等1
    • 荷爾蒙治療:又稱為內分泌治療,透過降低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濃度,或阻斷荷爾蒙與癌細胞結合,來減緩腫瘤的生長1,用於治療癌細胞生長較緩慢的子宮內膜癌6。常見的副作用有熱潮紅、夜間盜汗、體重增加、陰道乾燥與肌肉痠痛等1
    • 標靶治療:透過阻斷癌細胞內特定訊息或作用於癌細胞表面,抑制癌細胞複製 1,用於治療疾病復發或轉移的子宮內膜癌1,6。藥物種類有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(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, TKIs)、血管新生抑制劑、mTOR抑制劑與神經營養受體酪胺酸激酶 (Neurotrophic tyrosine receptor kinase, NTRK) 抑制劑等1,6。副作用會因用藥不同而有差異,較常見有腹瀉、食慾減低與口腔潰瘍1
    • 抗體藥物複合體 (Antibody-drug conjugate, ADC):抗體和小分子藥物合成的複合體,抗體具有高度專一性,可捕捉癌細胞,讓小分子藥物能毒殺癌細胞8。目前用於治療疾病復發且帶腫瘤為HER2陽性的子宮內膜患者6。副作用包括噁心、疲倦、嘔吐等8
    • 免疫治療:這一類藥物可活化體內免疫系統,讓免疫細胞能辨識並殺死癌細胞1,可治療帶有高度的微小衛星體不穩定性 (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-high, MSI-H) 或核酸錯誤配對的修復 (mismatch repair, MMR) 之腫瘤,也可與化療藥物或與標靶藥物合用治療復發或轉移之子宮內膜癌1,6。常見副作用有疲倦、皮疹、噁心等1

衛教文章僅供衛教目的使用,並非且無法取代專業醫療照顧,若有任何相關疑問,請洽詢醫護相關人員。

參考資料

  1. American Cancer Society. Endometrial Cancer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cancer.org/cancer/types/endometrial-cancer.html (Accessed Sep. 09. 2024)
  2.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。110年癌症登記報告。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hpa.gov.tw/File/Attach/17639/File_23506.pdf (Accessed Sep. 09. 2024)
  3. Mahdy H, Casey MJ, Vadakekut ES, et al. Endometrial Cancer. [Updated 2024 Apr 20]. In: StatPearls [Internet]. Treasure Island (FL): StatPearls Publishing; 2024 Jan-. Available from: 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books/NBK525981/ (Accessed Sep. 09. 2024)
  4.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. Endometrial cancer statistics, 2020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wcrf.org/cancer-trends/endometrial-cancer-statistics/ (Accessed Sep. 09. 2024)
  5.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. Endometrial Cancer Prevention (PDQ®)–Patient Version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cancer.gov/types/uterine/patient/endometrial-prevention-pdq (Accessed Sep. 09. 2024)
  6.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(NCCN Guidelines®) Uterine Neoplasms Version 3.2024 — September 20, 2024
  7. Berek JS, et al. FIGO staging of endometrial cancer: 2023 [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Int J Gynaecol Obstet. 2024 Sep;166(3):1374. doi: 10.1002/ijgo.15193]. Int J Gynaecol Obstet. 2023;162(2):383-394.
  8. American Cancer Society. Treatment Types – Immunotherapy. Available at: https://www.cancer.org/cancer/managing-cancer/treatment-types.html (Accessed Sep.09. 2024)

TW-END-00216 Dec/2024

相關文章

抗癌有辦法,生育計畫也有方

抗癌有辦法,生育計畫也有方

癌症治療如何影響懷孕?

舒緩癌痛 – 你需要知道的關鍵知識

舒緩癌痛

你需要知道的關鍵知識

為什麼要加入臨床試驗 – 加入臨床試驗前你該知道「這些」事情

為什麼要加入臨床試驗

加入臨床試驗前你該知道「這些」事情